近日,我校外国语学院举办第二届宏学青年学者论坛。来自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广东外语贸易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期刊社及我校等单位的十余位外国文学、外国语言学、翻译与文化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并围绕语言学、文学、传播学、翻译学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论坛为期一天,以主旨报告、小组研讨等形式展开。
当天上午,3场“专家引领”主旨报告依次进行,分别由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亚欧语系主任李媛教授、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语言与翻译副主任卢巧丹博士、外国语学院翻译研究所所长汪宝荣教授主持。
在首场主旨报告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院长向明友教授、复旦大学外文学院院长高永伟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张欣教授分别作题为《经济分析语用学说略》《AI赋能的英语词汇研究》《黄哲伦<蝴蝶君>(1988/2017)中的不可靠叙述、伦理误判与策略性回应》的学术报告。在第二场主旨报告中,《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编辑部主任刘兮颖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周铭教授、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唐青叶教授依次作题为《20世纪美国犹太小说中的流散共同体书写》《<死神来迎大主教>中的“和谐伦理”和“美国意图”》《话语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的学术报告。在第三场主旨报告中,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胡美馨教授、北京科技大学梁晓晖教授、我校外国语学院冯德兵教授分别作题为《理雅各<春秋>英译注疏“以义解经”特征研究》《ChatGPT来袭下的新文科培养》“‘Thank You for Your Participation’: Thanking in the Closings of Online Discussion Forums”的学术报告。
当天下午进行的青年学者论坛,分为外国文学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组、翻译与文化组,以平行论坛方式同步进行,分别由我校外国语学院陈茂林教授、詹宏伟教授、孙立春教授担任点评专家。25位青年学者就相关领域前沿问题分享了最新的学术成果,展开了深入探讨。3组论坛内容丰富充实,成果丰硕,研讨气氛热烈。
据悉,全国30余所高校的200余名师生在线参加了本次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