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下午,研究生院开展“勤慎研传”第三讲——躬行得真知,我的实践项目立项小tips。活动邀请了池培琦和朱婷作经验分享,两位同学主持的“勤慎研习”实践项目均获批了研究生院“创新实践与服务地方”计划之”勤慎研习“项目的重点项目。
来自经亨颐教育学院的池培琦着重介绍了其项目申请和项目实践的经验。她将项目申请分为组建团队,研读文件,圈定范围,选定主题,实践地点,组织形式,团队分工,申请资料八个步骤。她表示,项目选题是决定结果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选题之后的重点是实践。“我们的实践反思都是当天写好发在钉钉群里。”她分享道。
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每次开展相关课程,上课人数都能稳定在七十左右,同学们的反馈作业也都很积极,“这些作业不仅是宝贵的教育成果,也是结项时的重要凭证。”她讲到。在分享中,池培琦多次强调了资料留存的重要性,会议截图、实践反思、现场照片、作业留存都是十分重要的资料。
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朱婷从项目选题,团队组建,框架设计,撰写细节四个方面进行分享。她表示,一个好的选题需要具备准确的表达力、强烈的冲击力和学术价值。团队成员要能做到优势互补、资源互助和合理分工。其中,朱婷提到最多是词是“主动”,团队要主动寻找实践方向,并思考自己有什么优势能满足这些需求。“我们在满足、服务对方的同时,也在成就我们自己。”她分享道。
池培琦和朱婷的分享获得了现场师生的一致好评,他们表示,在今年的项目申报中会更加注重新颖的选题、合作的团队、细致的工作和丰富的呈现,在实践中躬行得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