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人物

【今日师大人】李葆明教授:让有限的时间更有价值!

来源 : 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     作者 : 王凤栖     时间 : 2023-01-09     

一早,恕园28号楼209室,基础医学院教授、脑科学研究所所长李葆明开始埋头工作,直到深夜甚至凌晨。来的比学生早、走的比学生晚,每天“锚”在研究所工作不少于14小时,有时“搭”上周末都扑在工作上的李葆明,仍然感叹“时间不够用”。

1

李葆明


20:00-22:00,制作领军型创新团队答辩PPT;22:00-次日2:30,完成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全国学术会议专题报告PPT......他把每天的工作日程都备忘在手机日历上,将其视为“释放大脑工作记忆负担”。

加盟学校3年以来,李葆明处在几件事情“并行处理”状态——组建儿童认知发展与脑智促进创新团队;搭建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及研究平台;组织团队申报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指导和培养研究生和本科生......

带好团队:对学校的最好贡献

在李葆明看来,引进和培养青年才俊,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使他们能尽快脱颖而出,是他心中最期待的事情,也是对学校的最好贡献。每一位青年博士、博士后的引进,他都要花费很长时间与候选人进行多个回合的交流,详细了解他们学术志向和个人关切。迄今,脑科学研究所从数十位候选人中引进了8位优秀博士后和博士才俊,其中3位已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2022年脑科学研究所"全家福"


“积极申请和竞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经费,是自然科学研究工作者的‘本职工作’。”他直言,学校的学科建设经费和人才引进启动经费只是用来购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而实验动物、实验耗材、试剂药品、人员费(研究生助研金)等,则必须由研究人员竞争国家和地方各种途径的科研经费来解决。2022年年初,李葆明率领团队获批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课题“基于脑白质发育调控的脑智促进技术与策略”,旨在探索基于促进脑白质发育以改善脑智的新疗法和新药物,获中央财政经费资助680万元。

学术标签:聚焦探索“大脑CEO”

“我一直是做认知神经生物学研究的,就是研究‘大脑CEO’— 前额叶皮层功能的”,李葆明说。30余年来,他探究的正是前额叶皮层执行功能(工作记忆、行为抑制)的化学调控机制。

在李葆明看来,科研工作者需要努力贴上属于自己的“学术标签”。“嵌”在他身上的这枚标签则是:在灵长类动物上回答了中枢去甲肾上腺素α2受体对工作记忆和行为抑制的重要调控作用,从神经元水平上解析了其作用机制,提出前额叶皮层α2受体功能低下可能是多动症的发病机理之一。他的这一工作为儿童注意力缺损多动症(ADHD)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认识,为开发无副作用的多动症治疗药物提供了新的靶点。

近年来,李葆明特别关注母亲照料对子代前额叶皮层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他坦言,之所以关注这一主题,缘由于我们国家有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很多孩子在一周岁之内没有受到父母的养育照料,亲子依恋的缺失导致很多小孩长大后出现心理和情感问题。根据他的团队在动物模型上的研究表明,这种母婴分离导致子代前额叶皮层在精细结构、突触传递和神经信号传导方面的显著缺陷,出现焦虑和郁抑样的行为表现,并且持续到成年。“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养育照料的缺失对他们大脑发育和认知情感发展造成灾难性的影响。”他说,“启发社会大众,服务儿童健康,这也是我做研究的意义。”

3

李葆明作题为《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基于脑科学的诠释》学术报


教好学生:做难而有价值的事

在李葆明看来,培养学生是一种“延迟奖励”的工作,付出的巨大努力也许不会立即获得回报,但却有可能影响二十年以后的中国,因为眼前的学生极有可能就是20年后国家各个领域的栋梁。“大学老师要用心培养学生。”他坚定地说。

“李老师很亲切,他向我介绍课题组的研究前景,我们聊得很开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2022届硕士研究生吴迪回忆与李葆明初次见面的场景。至今,她还清晰地记得当时老师送她的两本书:《神经生物学》《事件相关电位基础》。这成为她研究生阶段接受系统训练的第一步:阅读。

4

李葆明给我校首届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博士研究生讲课


如何撰写科学论文,则是李葆明指导吴迪学术训练的第二步。“面对面、一字一句指导论文撰写和修改不下10次,大到文章结构,小至标点符号,李老师都全方位悉心指导。”回忆论文“音乐经验对噪声下言语精细结构的识别的影响研究”的修改经过时,吴迪说,“光是摘要部分,李老师就仔细打磨了好几次,引导我一遍遍地反复查看,看内容是否简练清楚,结构是否清晰明了,语句是否表达通顺,标点是否标准无误。”连续一个月逐句逐段地修改,每次常常花费一两个小时才“磨”了一页、甚至是半页的内容。最终,这篇论文被《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接受发表。今年,她通过硕博连读形式成为李葆明在我校的首位神经生物学博士研究生。“很幸运能继续跟随李老师学习做科学研究,锻炼严谨的科学态度。”吴迪笑着说。

5

脑科学研究所部分师生到五常湿地踏青


“肯为学生花时间”是李葆明科研团队不少学生的真实感受。“李老师是愿意与你坐下来好好聊天的导师。他愿意分享自己的科研经历和人生经验,也会认认真真地听我们讲自己的科研和生活。”应用心理专业学位2021级硕士研究生李庆一笑着说,“这种感觉很像小时候学自行车,虽然是自己在摸索着学,可家长在一旁的感觉会很安心。”

“看到学生成长成才,是我教学科研工作中最高兴的事情。”李葆明表示,“有价值的事情肯定是难的,但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去解决现实问题,尽自己所能去教好学生,用有限的时间做有价值的事,是我的责任,更是幸运。”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联系电话:0571-28865012
本科招生热线:0571-28865193
研究生招生热线:0571-28865141
  • 校报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官方APP
  • 官方抖音
版权所有 © 2019 杭州师范大学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